张奶奶家牛年喜添丁,取名“小牛”。媳妇产后身体健康,母乳充足,将孩子喂得白白胖胖的,惹人疼爱。张奶奶喜形于色,见人就夸孙子乖,不但十分“贪吃”,而且睡眠好,放到床上会很快入睡。老人家还“透露”,家里有个给宝宝催眠的“法宝”。孩子临睡时啼哭不安,只要把从美国带回的玩具狗熊放在孩子身边哄一会儿,他就会唿唿入睡。
出于好奇,我特地到张奶奶家,将这个“洋玩意”把玩一番,终于明白其中的奥妙。这种造型别致、惹人喜爱的玩具狗熊,体内装有一个会发声的电子部件,能够发出模拟母亲心脏搏动节奏的声音,陪伴婴儿入睡。
熟悉的心音,安全的感觉
从妊娠6个月开始,腹中胎儿随着大脑的发育,对声音开始有感觉,能够听到从母体传入子宫的各种声音,包括血液的湍流音,肠蠕动音,特别是与他朝夕相伴的母亲心音。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温柔、有节奏的母亲心音,能够使胎儿感到安全和自在,有利于其在子宫内健康成长。
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切声响对他们都是生疏的,唯独母亲的心音是他熟悉的。美国有一家医院通过对两组婴儿的对比观察,发现母亲的心音能够使婴儿安静,减少其夜间哭闹的次数,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生活中也可见到,将哭闹的婴儿抱在怀里,让其小耳朵贴近妈妈的左侧胸脯,他便会逐渐停止啼哭。
母亲心音在回响
国外有一位心理学家,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画像466幅,发现其中377幅(占80%)圣母玛利亚将圣婴抱在左侧胸前。也许那个时代的人已经觉察到,婴儿爱听母亲的心音。
据报道,哥伦比亚人针对婴儿爱听母亲心音,创造出袋鼠式育儿法,把婴儿放进母亲上衣内。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长大后孩子会更加聪明。
更有趣的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在各地设立50个“婴儿啼哭门诊”,以帮助被爱啼哭的宝宝折腾得精疲力竭的年轻父母。走进婴儿啼哭门诊,就听到一阵阵“咕噜哌啦”的奇怪声音。儿科医生解释说,这是小生命在妈妈子宫里经常听到的声音;有的宝宝身上还裹以襁褓,使他们觉得似乎重新回到子宫内,获得一种被妈妈保护的安全感。哭闹不安的宝宝经过一番安抚,就会安静下来,进入梦乡。
如今全国各地普遍创建与推广“爱婴医院”,一改过去分娩后将产妇和婴儿分开的做法,实行母婴同室,让新生儿依偎在母亲身旁,继续倾听那熟悉的、使之陶醉的母亲心音,使他不感到环境生疏、孤单和寂寞。这有利于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母婴依恋关系,对双方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