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电影啦

小儿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由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上唿吸道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 肺炎、急性传染病等均可引起。持续性的高热(≥39℃)会引发惊厥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儿健康。科学合理地应用解热镇痛药可以迅速降低体温,改善症状,而不合理使用则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其他不适反应。

一、常用解热镇痛药特点与不良反应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该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呕血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因此,3岁以下婴幼儿不主张使用阿司匹林。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中,瑞氏综合征尤其应引起重视。它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病的病因,但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时服用了阿司匹林,发生瑞氏综合征的可能性更高。

2.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很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不会造成肾损害,不影响血小板功能,也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该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发挥调节体温和止痛的作用。但是应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时,会引起肝毒性。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发热时的首选解热镇痛药,<2个月的婴儿应慎用。

3.布洛芬

布洛芬一直备受医患的青睐,既往的研究认为布洛芬的不良反应较小,只限于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且很少发生。该药为阿司匹林类似物,但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显着低于阿司匹林,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患儿。两次用药间隔应>6-8h。

4.复方氨基比林

复方氨基比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强效解热镇痛药。但该药中的氨基比林成分可引起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若短期内反复注射本品,易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本药还可能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皮疹等不良反应。并且如一次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引起患儿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一般建议婴幼儿忌用复方氨基比林,年长儿可慎用。

5.其他

其他解热镇痛药如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休克、重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应急治疗。该类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却无抗感染、抗病毒作用,使用不当可促使感染扩散反而加重病情,也可使本已趋于好转的感染发生反复。该药应慎用于小儿退热。

二、小儿解热镇痛药使用注意事项

WHO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解热镇痛药治疗,体温低于38.5℃,一般不用药物退热,多采用物理降温,但有高热惊厥者除外。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简便而可靠的退热方法,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1.诊断不明时不可用

在用药之前必须诊断明确,根据其病情和药敏试验合理给药。对发热、疼痛的原因及性质未明确前,不可随意应用解热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治而产生不良后果。

2.避免重复用药

临床上应用的解热镇痛药除了单纯制剂外,还有许多复合制剂,其中都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如果不了解这些复方制剂的药物成分,就有可能引起单纯制剂与复合制剂的重复用药问题;有的患儿家长用了一种解热镇痛药感觉效果不好,就马上换另一种药,这样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合理选择退热方法

小儿高热时骤然退热,因体温突然下降而引起大量出汗,引起血容量骤减而致虚脱。因此,当小儿体温过高时,应衡权利弊,采用物理与药物联合降温法,从而减少药物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4.进行科学地体温测量和疗效判断

每次应在用药后约1 h后再查体温,因根据临床观察,多数患儿用药后,在退热前常有一次短暂的体温反跳升高现象,如过早测量体温,极易误认为该药退热效果差而换药,这样往往造成出汗过多等不良后果。

此外,为了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最好在饭后服用解热镇痛药,不宜空腹服药。用药过程中应多饮水并及时补充电解质,以利于发汗降温,防止出现脱水。

5.解热镇痛药疗程和剂量

小儿长期大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对身体器官影响大,如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因此,服用此类药物要控制服药疗程,一般以 7d 为宜,病情严重时可酌情延长用药时间,但不得长期服用。

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儿如体弱、脱水等情况则不宜再服用解热发汗药,应鼓励患儿多饮水,避免加重病情。反复长时间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多次复查血常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应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此外,有的家长担心患儿发热,在其不发热时也“预防性”地服用退热病,此做法是错误的。

6.注意解热镇痛药的配伍禁忌

阿司匹林不宜与酒精、肝素、甲氨蝶呤等配伍使用。给嗜酒患者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有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与肝素合用,可能引起或加重出血。与抗癌药物联用时,有可能使毒性反应增加。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所属分类:健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