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多,但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较差,加上小儿饮食不会节制,容易为饮食所伤。那么,怎么喂养才能既保证营养的摄入,又不伤害胃肠呢?
1、食要有时、有节
宝宝每天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定时吃饭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胃肠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规律,能够很好地将食物消化、吸收。每餐适量进食也很重要,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很有可能伤及脾胃。
2、不偏食、食宜暖
要让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就不能养成偏食的习惯,否则宝宝可能会出现某些营养过剩,而某些营养又缺乏。要给孩子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否则胃肠堆积着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东西,积久而化热,成为致病的因素。此外,胃喜暖而恶湿寒,所以要控制小儿吃冷饮的数量,也尽量不要吃凉了的饭菜。
3、食前静,食后动
胃肠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体、肌肉等处,胃肠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会影响消化。而吃完饭一直坐着不动,易造成食物在胃里停滞。饭后散散步,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4、愉快进食,谨慎用药
吃饭的时候情绪愉快,不仅饭吃得特别香,而且消化也特别好。反之,如果经常在宝宝吃饭时责骂他,会使他的脾胃受伤。另外,有些药物会伤及孩子的脾胃,比如经常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腹泻。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
5、营养要均衡
家长要管住孩子的嘴,注意营养均衡,让孩子注意多喝水,按时就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食物、甜味食品或膨化小食品等零食。另外,还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作息时间,保证每日充足睡眠,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宝宝胃肠功能是否紊乱,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表现出来的一些小症状来发现:孩子出现饮食减少、口臭、舌苔厚、手足心发热、大便干结或不干结但次数多量大、尿黄、经常吵着腹部不适、夜眠不安、磨牙、干呕等症状时,就预示着胃肠功能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调理或治疗。
遭遇秋季肠胃病怎么办?
医生介绍,吃进食物后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病菌就可能乘机入侵。针对急性腹泻,一般使用抗菌药治疗,当病情控制后即可停用。而非细菌性感染腹泻一般表现为腹痛、出汗,大便像水一样,也不会发热,大便检测也没有细菌,一般无需用药,多休息,多喝水。专家建议,控制饮食,注意食品卫生,尤其在体弱、感冒、发烧和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坚决不吃半生不熟的食品。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几遍,或削皮后再吃。天凉后,适当少吃西瓜等促排便瓜果。专家特别提醒,不少人都是“胃肠型感冒”,休息几天会自动痊愈。不能一拉肚子,妈妈就马上给宝宝乱吃消炎药或输液。
胃肠型感冒莫乱给宝宝吃药
由于胃肠型感冒患者的上唿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许多妈妈以为得了胃肠炎,给宝宝随便服用些抗菌素,反而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延长病程。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空调对肠胃的刺激,再加上油腻辛辣、冷饮食品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区别在于,胃肠炎患儿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胃肠型感冒的治疗原则与上感基本类似,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等。如发热可选用退热药;呕吐可用玛丁啉等助消化药,改善食欲。可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千万不要一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就认为是胃肠道炎症感染,而随便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