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东家人婚嫁习俗 偷婚和媒婚的区别

电影啦

 畲族是少数名字之一,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也有自己的婚嫁习俗,这个民族的婚嫁习俗还有两种,一种是偷婚,一种是媒婚,这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贵州畲族是由“东家人”识别而来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外民族称之为“东苗”,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家人”还是待识别民族,处于56个民族大家庭之外。直到1996年贵州省对“东家人”重新进行识别,最后被确定为畲族。

一直以来,“东家人”成为其占主导的民族情感,随着其民族身份转变为畲族,“东家人”开始产生了新的民族认同感。畲族在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没有得到识别,但是一直保留着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婚姻习俗。畲族的缔结婚姻主要有“媒婚”和“偷婚”两种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以“媒婚”为主,“媒婚”就是媒人牵桥搭线的婚姻。“偷婚”则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后偷偷结合的婚姻。在观念还没有得到改变之前,“偷婚”被认为是可耻的事,现在观念都比较开放,主要以“偷婚”为主。

媒婚。畲族人的媒婚仪式非常隆重,举办时间也长,一般要办三天,有三个程序,即吃开口饭、插毛香、结婚仪式等。

“吃开口饭”是找媒人说媒。按照畲族人的说法,说媒是显得更加正式,媒人也可以商量聘礼的数量。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时,要带上男方家准备的一瓶酒、两斤猪肉、一包糖,用委婉的言语说明来意,收下礼物表示同意,若拒绝那就表示女方家拒绝提婚。女方家同意提婚后,媒人便去男方家报喜,男方家便可选一吉日去女方家“插毛香”,即祭拜女方家的祖先。

结婚前一天,男方家把需要帮忙的人都请到家中吃酒席,给他们分配各自的任务。新娘出嫁时要唱“哭嫁歌”,否则会被别人认为不孝顺,并一一与同伴道别。同伴包好“姨妈饭”,并帮新娘赶制小荷包,以应付闹洞房者讨要。

畲族人“发亲”时辰一般是凌晨,因为畲族人有“抢早”习俗,认为这是吉利和辛苦生活的开始,“发亲”必须要选择吉时。新娘出门前先祭拜祖宗,祭拜结束之后才可以“发亲”。新娘手持红伞,在众人的陪伴之下走走停停、依依不舍地离开娘家,边走边哭边唱“哭嫁歌”,新娘不能回头看和摔倒,一旦摔倒就很不吉利。第二天男家正式办酒席,各路亲戚朋友都来道喜,当晚,亲戚朋友都来到新娘的住处闹洞房,但本地闹洞房较文明,大家仅是唱歌,向新娘讨要红包。

偷婚。首先朋友们不要误解,畲族的“偷婚”不是当代社会的“偷情”,其实就是婚姻形式。“偷婚”前,男女青年必须要相互认识,互有好感。相识之后的男女就约同行的伙伴一起来与女子及其同伴对歌或者是经常约会,直到两人相互了解到相爱。其实相爱就是第二种场合是吃酒席。青山绿水是年轻男女固定的约会场合,恋爱的男女会经常到坡上捡柴火唱着“等郎会”的山歌,俩人便处在恋爱的甜蜜中。

出现“偷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女子出嫁须哭嫁,有些女子不愿哭嫁,只愿意欢欢喜喜地离开娘家,“偷婚”可以满足她们的愿望。如果家里的条件有限,“偷婚”还可以使男方家减少彩礼的费用,女家也可以少配送女儿嫁妆,“生米煮成熟饭”后,父母只好答应这桩婚事。

“偷婚”前,女方先偷偷把衣服及随身用品慢慢转移到男方家。“偷婚”的日子虽没有“媒婚”那么讲究,但毕竟是终生大事,男方家也不愿草率行事,也会择吉日举办婚礼。待吉日这天,女方等父母熟睡后,悄悄从堂屋正门离开家,叫上自己的同伴陪同,至村口见男子及其同伴在等候时,女方便与男方同去,事实上就形成了。同样,在“偷婚”中也很忌讳行途中摔倒,否则很不吉利。

畲族人的“偷婚”与“媒婚”相同,仅仪式略为简单。结婚当天新娘要住在丈夫家,各方面的礼节一切从简。有些在结婚时女子已生育,可将婚事和孩子的满月一并举行,这样可节省开支,当地称为“两棒并作一棒办”。

畲族的偷婚和媒婚就我们汉族的意思来理解,偷婚就是自由恋爱,媒婚就是有点介绍或者是相亲的意思。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9日  所属分类: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