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补钙误区

电影啦

对于老年人们来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骨质疏松还会造成骨折,使得老人们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市场有不少的补钙产品,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不建议大家盲目补钙,下面的11个误区一起来参考下吧~

      老年骨质疏松症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道理的。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误区四、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骨质疏松是因为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不断丢失所致。而通过合理治疗,可以延缓骨量丢失,从而预防骨折的发生。只要老年人肯接受正规治疗,就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还能够间接减少骨折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老年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进行治疗。

误区五、骨质疏松属于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

骨质疏松的确与人们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是,如果从年轻就注重饮食和注意补钙,并且坚持参加运动,这类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就相对较低。可以说,平时坚持正确生活习惯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即使病症出现也是较轻症状,且发展速度较慢。

误区六、治疗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就是补钙。

骨的形成是“成骨细胞”利用人体内的钙不断累积,以及“破骨细胞”对旧骨破坏维持的动态平衡下形成的。我们在补钙不断生成骨的同时,也要抵制“破骨细胞”快速破坏骨头的作用,才能够保持骨头的健康。所以,除了补钙还需要药物支持,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误区七、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无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缓其流失。

根据临床所见,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的流失,而是使得骨质流失停止,是可以治本的。所以患者们应当拥有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误区八、不能补充雌激素的人无法抵抗骨质疏松。

不宜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性地进行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制剂、降钙素等。这些人一样能抵抗骨质疏松。目前,国外已有一些新药物上市,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等,疗效很好,为患者提供了多项治疗选择。

误区九、多吃骨头汤有益于防治骨质疏松。

人们习惯了“以形补形”的说法,认为动物的骨头内含有钙,多吃可以补充自身的钙。但是,从钙的吸收来讲,动物骨头内的钙难溶于水,因此,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骨头汤内溶解了大量脂肪,长期食用对老年人身体或有其他影响。

误区十、补钙会导致肾结石。

根据肾结石的成分分析,其中80%都是含钙化合物,但是这并不是说补钙会导致肾结石。肾结石的发生是由于体内钙的代谢发生了紊乱情况,打乱人体平衡从而出现的。而长期补钙不仅能够刺激人体血钙维持平衡,还能够起到预防人体发生肾结石的作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高钙饮食者比低钙饮食者患肾结石的可能性减少了35%。

误区十一、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之前提到,骨质疏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人们要在年轻的时候提早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不抽烟少喝酒、坚持运动都能够帮助人们达到理想的骨骼峰值和质量,所以说,预防骨质疏松不是与年轻人无关,而是要从年轻人做起。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2日  所属分类: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