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怎么读 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电影啦

盂兰盆节,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不知道该怎么念。盂兰盆节怎么读?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盂兰盆节怎么读:

盂兰盆,读作(yú lán pén)。“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根据《佛祖统纪》的记载,梁武帝首次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由于梁武帝大力提倡,民间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到唐代时,民间不但重视盂兰盆会,而且场面盛大。

在佛学里,盂兰盆节又叫做“佛欢喜日”,也叫做“僧自恣日”,这是有缘故的。《盂兰盆经》记载:“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

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这段期间内,比丘们身、口、意三业合一、清净,所以“戒行”完整;因为持戒清净,所以心稳定,不会七上八下;心能沉静下来、加上闻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体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

三个月后的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正是众比丘结夏安居的结业日,大家提出这段期间修学的成绩;而佛陀在看到大家于道业上有所增长,也十分欢喜,并赞叹大家精进修行的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就成为“佛欢喜日”。

好了,关于盂兰盆节的介绍就到这来了,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5日  所属分类: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