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不仅样式多,而且组成部分也有好几种。那悬山顶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悬山顶和硬山顶的区别?
悬山顶的历史发展:
悬山顶日本民居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日本有些悬山顶建筑的入口设于山墙,日语又把山墙称为“妻”(つま),因此这种建筑样式称为“妻入り”(つまいり)。
悬山顶和硬山顶的区别:
硬山和悬山顶都是两坡屋顶。硬山的山墙上不露出木檩,即所谓要“封山下檐” 悬山又叫“挑山”或“厦两头”,其特点是木檩露出山墙外,即所谓“出梢”,悬山屋顶一直延伸到山墙以外。
悬山顶建筑的特点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个坡面,侧面屋顶部分悬在山墙之外,因此称之为悬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建筑。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悬山顶建筑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地区。
在古代的时候,帝王如果外出,就会在住宿的地方插戟为门,那么戟门则代表了保卫安全的第一道大门。正定府文庙的戟门也是府文庙大成殿前的一道重要的大门,这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大门,仅仅门板的厚度就有15公分,当您站在门口的时候,足可以让你展开充分的想象力,来感受这座府文庙原来所特有的宏大气势。
硬山顶建筑与悬山顶建筑很相似,它们都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但不同的是,硬山顶建筑的侧面屋顶部分不像悬山顶的建筑那样是悬在山墙外面,而是与山墙是齐平的。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另外宫殿佛寺中的配殿或厢房也经常用硬山顶。比如马家大院、隆兴寺弥陀殿的配殿以及梁氏宗祠都是使用的硬山顶。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并没用记载。它是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开始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着防风防火的特点,而悬山顶则有着防雨、透风的特点,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你喜欢哪种屋顶的建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