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人类疾病中分布最广泛、严重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牙龈炎在青少年中较普遍;牙周炎主要发生在成年以后,患病率在75%以上,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牙齿分为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牙冠就是在口腔中所看到的白色牙齿,而牙根则通常埋藏在称为牙床的牙槽骨中,正是通过牙槽骨对牙根的支持作用,牙齿才能牢固地排列在口腔中行使咀嚼功能。但患有牙周炎时,由于牙槽骨的破坏吸收,使支持牙齿的力量减少,当这种改变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牙齿的松动。牙齿的松动分为3度:1度是指动度在1毫米以内,2度是指动度在1~2毫米,3度是指动度大于2毫米。
虽然引起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牙周炎,但因其他原因产生的牙齿松动也并非罕见。龋齿并不会引起牙齿松动,但是如果不治疗使病变扩散至牙根根尖引起根尖炎症,则有可能发生牙齿的松动。外伤亦会引起牙齿松动,当牙齿受到剧烈的撞击时,可因牙齿脱位或半脱位而引起牙齿松动,也可因牙周膜的急性水肿而产生松动。另一种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是肿瘤,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什么样的牙齿应该拔除?什么样的牙齿可以保留呢?
应该拔除的牙齿有:患有严重牙周病的松动牙齿,3度松动,即使经治疗也不能使其再稳固的牙齿;牙体严重龋坏致使牙冠大部分缺损,且牙根周围骨质也遭破坏,无法再修补的牙;长期患有炎症、反复流脓,经治疗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身心痛苦的病灶牙;还有引起反复发炎肿胀的阻生牙,影响正常牙萌出的多生牙、埋伏牙;等。可以保留的病牙有:虽然有些松动,但经过牙周病序列治疗后还能保留的牙周病患牙;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手段予以保留的蛀牙;有些残根,根尖骨质破坏少且无松动,经过根管治疗加以保留,在牙根上做牙冠修复的牙齿。
对于松动的牙齿是否保留,医生会对牙齿的松动原因加以具体分析,并根据松动牙当前的状况作出决定的。松动牙齿治疗的重点并不在保留无望的患牙上,但也不轻易放弃能保存松动牙的努力。牙槽骨(俗称牙床)是牙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牙齿正是靠牙槽骨的支持而保持稳固。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吸收常使其支持牙齿的能力下降,造成牙齿松动。一般来说,轻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破坏少,治疗后骨组织的恢复力较强,松动牙的保留价值高;而重度牙周炎患者,由于牙槽骨的严重吸收,则松动牙的保留价值低;如果口腔中剩余的牙齿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假牙修复可能不利于松动患牙的恢复,也应考虑拔除松动牙。
牙周炎的松动牙齿,经牙周系列治疗后,可进行牙周夹板固定,将松动牙固定在邻近的较健康的牙上,使牙周组织得到生理性的休息,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与修复,并使病人咀嚼更舒适。根据病情可选择暂时性牙周夹板固定(包括:钢丝结扎固定、光固化树脂夹板、超强玻璃纤维加光固化树脂夹板)和永久性牙周夹板固定(包括:固定式和活动式)。近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活动-固定联合修复技术,特别适用于重度牙周炎的病人,常用的有套筒冠修复,适用于口腔内多数牙(前后牙)均有松动的情况,尤其是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已逐渐运用于牙周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修复治疗效果,有利于余留牙的牙周组织的恢复与咬牙合重建,对松动牙起有效的夹板固定作用,同时具备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的优点。
慢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松动度会改善;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可用钢丝、树脂等材料将松动牙固定结扎在健康的邻牙上,以分担部分松动牙的咀嚼力,让松动牙得以休息,数周后松动牙会长牢固;对于肿瘤引起的牙齿松动,则应该在肿瘤手术时一并拔除。
有人认为镶的牙就比自然牙好,不全是,不论是真牙还是假牙,都需要有牙槽骨的支持作用,一旦牙齿拔除,牙槽骨会逐渐萎缩。全口假牙随着戴用年限的延长,使用效果会越来越差,就是由于牙槽骨进行性地吸收所致。
综上所述,如果牙齿不好,应先征询口腔医生的意见,千万不要轻易拔除牙齿。而且如今治疗牙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技术设备相当完善,很多以前认为不能保留的牙齿,现在大多可以通过治疗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