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心理健康培养

电影啦

随着宝宝的出生,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吃喝拉撒睡各方面问题都要日日关注,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容易忽略,那就是宝宝的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起始于婴儿时期,新生儿出现明确的条件反射行为就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并伴随着人的毕生发展,在不同阶段有其相应的发展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对个体的毕生心理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儿童进行良好心理培育远比儿童肌体生长培育难得多。

肌肤亲密接触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应该立即和母亲进行肌肤接触,可以光着身子裹上一条毯子,与母亲肌肤贴着肌肤,时间越早越好,并具有非常重大的生理意义。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肌肤接触1小时,有助于宝宝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更方便地寻找到妈咪的乳头,有利于母乳喂养。这段时间称之为“黄金一小时”。

这种肌肤接触能让母婴双方都更加平静,让宝宝的体温、心跳和唿吸率更稳定,还可以让宝宝对特定细菌免疫。

母婴肌肤接触有助于母亲释放更多“爱的激素”—催产素,母乳喂养过程中也会释放这种激素,而催产素有助于改善情绪,防止产后抑郁。

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刚出生的宝宝,主要是通过哭泣来与外界沟通交流,困了、饿了、拉了、害怕了、要抱抱了……当他们有任何需求,都会通过哭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不同的需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哭声。

此时,父母如果可以及时给予关注和回应,让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会给予他们极大的安全感,对未来孩子性格的建立非常重要,有助于日后情绪的均衡发展、增进亲子感情。

“及时满足”不代表“即时满足”,不用宝宝一哭你就0.01秒之内响应。妈妈不是超人,特别是全职妈妈,除了照顾孩子,还需要兼顾打扫卫生、煮饭等家务,非常辛苦。所以在确定宝宝是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及时回应,不要让宝宝等太久即可。

避免“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着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在中国,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爸爸这方。

家庭教育中爸爸参与度较低对孩子心理最常见的影响就是“父爱缺乏综合症”。所谓“缺乏父爱综合症”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爱或爸爸没有参与孩子教育而导致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良状况。

科学证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除去那些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没办法陪伴孩子的父亲,希望其他每天可以回家的爸爸们要珍惜亲子交流的时间,别用累、忙等借口拒绝与自己的孩子互动,父爱对孩子非常重要!

建立秩序感

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帮助宝宝形成安全感,特别是处于“顺序敏感期”的宝宝,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而秩序感,其实就是一种安全感,秩序一旦被破坏,很容易让宝宝失去安全感。

所以家长不妨给宝宝的生活作息定一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可以根据宝宝不同时期的发育而作调整,但不要经常变来变去。有了每天的日常生活作息,宝宝就能预测什么事情会发生,知道几点应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越是进食、睡眠毫无规律的宝宝,越爱哭闹。

所以,建议三个月以后就要及时建立生活常规。为什么建议三个月才开始,是因为婴儿前三个月的作息是比较不规律的,所以不用严格要求。

分离焦虑

如果不得已要长时间离开宝宝,那么在离开前,你需要清楚明确地告诉宝宝妈妈离开的事由,什么时候回来。请不要以偷偷逃离的方式离开,因为你这样做,给宝宝的感觉是妈妈随时都可能消失,妈妈总是欺骗我……从而导致了宝宝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

正确的做法是:比如产假结束要去上班的宝妈,提前一段时间就跟宝宝每天说自己要去上班的事,先让宝宝有一个心理预期,上班当天出门前应该与宝宝打招唿,说说话,告诉她妈妈去上班了,几点会回来陪你玩。然后跟宝宝说再见。

虽然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很不情愿,闹情绪,哭闹,妈妈要平静地应对。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一段时间后宝宝发现妈妈每天都会准时回到身边,每次回来都会拥抱和陪伴自己。长时间后,宝宝就会自然地同意妈妈的离开。因为你们之间已经有了信任,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获得安全感的婴儿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是积极主动的,容易获得他人的喜爱。这个结果又会强化婴儿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也为日后奠定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基础。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应该与宝宝建立信赖、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他们相信“世界是安全的”。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所属分类:健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