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的我们,给孩子的是我们最大的爱护和照顾,也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有一个好的性格。但是很多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麻烦问题: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孩子又乖又听话;但是只要妈妈在家,孩子就会经常哭闹。是带他们的爷爷奶奶疼孙儿、孙女,帮着说好听话,还是孩子性格不好或者其他什么问题呢?
“你们不在家,孩子可乖了。你们一回来,她就这样一直哭闹。”孩子的姥姥经常向我们抱怨。
说来也真是奇怪,只要我在家,一分钟没看见我,孩子就哭着到处找。就算上厕所了,也必须在厕所门口蹲守。
吃饭要坐在我腿上,什么东西都必须妈妈亲手送上,谁也不准靠近,不准碰。
快下班了,想到回家就能见到宝贝,那个开心啊,恨不得打开办公室的门就已经到家了。可是回家看到这个爱哭鬼,跟屁虫,又想立即回办公室清静清静。
有一次,孩子闹的厉害,姥姥竟然说:“你下班后晚点儿回来,等孩子睡了之后再回家”。弄得我这个做妈妈的也是哭笑不得。虽然姥姥是心疼孩子,可我也总是觉得心里委屈啊。
为什么之前那个妈妈抱抱就不哭,妈妈喂奶就能睡,看见妈妈就笑的小可爱,突然一夜之间变成别人带就很听话,饭也好好吃,让睡觉就睡觉,还会自己玩,妈妈一抱就特别爱哭,一直陪着也总是不高兴的小怪兽?真的是亲妈一秒变后妈啊!
《美国育儿百科》里面是这样解释:当妈妈不在的时候,你的保姆或者家人告诉你他们表现的像个天使时,其实是因为,他对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当孩子跟其他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管是多亲近的人在孩子眼里都是外人。孩子不了解外人的脾气和性格,心里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敢任着自己的性子来,万一要是奶奶一生气打自己一顿可怎么办。
妈妈在家就不一样了,孩子从一出生就跟妈妈在一起,吃喝拉撒都是妈妈负责,他对妈妈极度相信,会很想尝试各种事情,哪怕是耍无赖耍混,甚至是危险或者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哭的凄惨,你会怜惜;遇到麻烦你会帮他解决。
除了信任,孩子还相信只要自己一哭,妈妈肯定会心疼,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能得到。
孩子最严重的一次,是当着我的面发脾气,故意把姥姥刚煮好的面条打翻了,理由是想吃巧克力。
我当时都气炸了,认为这样的举动不可理喻,不管教简直没脸再为人母。
我火气冲天的拉着孩子一顿发飙后...然,并没有用,最后巧克力还是给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因为姥姥怕女儿吃多了巧克力对身体不好,于是把巧克力藏起来了,虽然女儿当时没跟姥姥闹情绪,可都藏在心里呢。
傍晚见着我回来了,心就松了,所以想着法子让我插手妥协出巧克力。
说白了,女儿打翻面条,实际是希望Ms.懂我插手帮忙向姥姥拿出巧克力,在她认为,妈妈能解决她所有的难题,不管是无理的还是有理的,因为,她知道妈妈永远是最爱她的。
和妈妈分离一整天,当你回家后,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慢热型孩子:妈妈回来后,孩子只是平静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好像妈妈回来了跟自己没有关係,这类孩子一般不善於直接表达自己,家里有这类孩子,妈妈应该推开家门后,重新与孩子建立连接,比如,走过去拉拉孩子的小手,或者叫孩子的小名,用轻松搞怪的语气跟孩子说话,调节一下气氛。
2、表达型孩子: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们会扒拉着不放,还会嘴里念叨着白天发生的事情,迫不及待的告诉妈妈。这类孩子看似活泼大方,其实是最难搞定的。他可能刚刚还跟你嬉皮笑脸,下一秒就会赖著让你喂饭,喂水,哭闹等。
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孩子,他们都把妈妈当做「情绪回收站」——憋了整整一天的情绪,终于能「放心释放」了。
不信你回忆下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发现:在外面,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都能忍住;但一看到爸爸妈妈,所有情绪都绷不住了……
没有天生懂事的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孩子应该保持这个年龄该有的单纯,撒娇。邀宠的孩子有糖吃,如果你家有个从不粘你的孩子,妈妈要好好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了!
都说「爱是没道理可讲的」,在亲子关系上同样如此——
白天,我们在外忙碌了一整天,总希望回家能放松一下,一点也不想面对孩子「哭闹的嘴脸」。
但这同时也是只有妈妈才能看见的模样啊!因为孩子只有在你面前,才愿意释放最真实的情感;所以,妈妈才是孩子一切的避风港,不要去责怪他们,用心去陪伴他们!
结论:孩子的“善变”,只是因为在孩子心里,妈妈才是那个最有安全感的人。是孩子释放情绪的出口,是孩子求得关注和爱的出口,在妈妈面前,孩子可以最真实、最放松、最自在,不用顾忌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就把它当成最最温柔的小心酸,尽量多多陪伴他们吧。我们能陪伴的孩子成长的只有十来年时间,当他们有一天举翅高飞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