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电影啦

最近这些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是,儿童心理与精神健康的整体水平却在逐年恶化。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中3~5岁的儿童,有心理病的占5~15%,其中语言发育迟缓的占1~5%,阅读困难的占3~5%,明显智力弱的4‰,轻度智力弱的占3%,10岁儿童遗尿的占3%。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调查结果如下: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的儿童占8.9%,学习成绩差的占8%,情绪不稳,容易激动的占16.8%,依赖心理的占21%……这些数据无一不在告诫着我们,从心理健康隐患到精神疾病,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赵燕医生来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就孩子在成长发展中的几大问题。

问题一、孩子的叛逆期该怎么度过?

其实说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进入小学后(7—8岁),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变得我行我素听不进大人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其实,这是人生发展的第二叛逆期,父母应该正确理解,这与孩子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方式等都会有一定的关系,处理妥当就可以顺利渡过叛逆期的。为此,我们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得跟着变,否则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引导,变得更加叛逆,甚至学习成绩也会下降,也会影响到亲子间的关系!?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可以试着让他自己做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非常重要,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得有意识的做表率,父母的言行举止处事方式都可以给孩子树立示范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约束孩子。

问题二、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随着孩子的成长,有家长会发现孩子变得孤僻,独来独往,不能与大家合得来,家人开始担心孩子越来越大会影响她以后的发展,其实这都是人成长阶段里出现的偶然现象,这大部分与孩子家庭环境和社会适应性有关;比如身边的亲人的离去、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伙伴或同学之间的攀比使得虚荣心受挫等都会是导致孩子孤僻不合群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不合群,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来帮助孩子改变此类窘境呢?赵燕医生说:首先,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从源头做起,及时发现行为异常便可以判定孩子思想上出现了变化,因为思想是指导行为的,这个时候家人要多和他交流,使得他可以感觉到家人理解关怀,对家人的信任。其次,家人可以细细询问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最近有什么内心想法可以分享给家人,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的留给孩子一定独立自主的空间,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给他,这样可以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再次,家人平时多和学校老师交流获得孩子在学校环境的行为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引导有效干预,切记,督促、批评、对比别人、或者惩罚等,这样只会使得孩子心理上更加受挫,尽量多鼓励参加游艺活动、兴趣小组、家庭聚会,用亲和力感染孩子。

问题三、当玩和学习起了冲突怎么办?

学习是为了增加智慧,获得更得知识和能力;玩是娱乐愉悦心情,其实这两点本来并不冲突,之所以冲突,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正是出于发展期而且是感性的,学习是相对理性范畴的事物,感性的事物更能获得一些刺激体验,比如游戏角色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体验,比如游艺内的逻辑推理等,都会让孩子心里感觉到兴奋,有些家长是为了一定的攀比心或者满足自己过去没有更好学习机会的不足,担心孩子以后会吃亏等等,是会阻止孩子过多去玩的行为,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阻止孩子的行为,你却阻止不了他的想法,即使孩子被迫去配合家长学习,但是他玩的想法依然在头脑里,肯定很难集中注意力,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了,学习成绩越不理想,家长就会更管束,这样只会使得心理的冲突更严重,也会引起现实的冲突,比如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面对这样让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头大的问题,赵燕医生想劝诫各位家长的是:第一、适当的引导孩子学习和游戏,或者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陪伴孩子玩和学习,协助他们渡过这个成长阶段心理上的“枯燥期”。第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思考力)使得在思考中获得启发,可以适当的表扬他们学习上的成绩成果(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为辅)。讲成长励志题材的故事也是可以引发孩子思考兴趣的,讲家人自己的经历最好,可以让孩子理解你、尊敬你、学习你,这样可以增进孩子间亲密关系。第三、孩子在青少期思想肯定会很活跃的,难免会有分心走神想玩的想法,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去启发式的问,你想什么呢、为什么这么想、不这么想可不可以呢、玩有什么好处等,使孩子在产生玩的这个想法的第一时间懂得去思考,自己会思考为什么有玩的想法,对于“玩”这个概念懂得反思,而不是立马就满足玩的行为,家长可以采取适当延迟满足,不是打击阻止,阻止只能阻止行为不能阻止想法,约束行为解放思想此时会很奏效。

以上主要针对6-12岁儿童在教育、成长、性格形成、学业压力等方面面临的几大问题,为大家做了深入分析。其实说到儿童节,当然不会只限于这样的范畴,初生儿、学龄前儿童当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对于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会存在那些关键性问题呢?

初生儿对新生环境需要适应力

新生婴儿刚刚脱离母体环境来到这个世界上,心理学所说的分离产生焦虑,自然会出现哭闹等情况,对于客观的环境也要有个适应期,有时还会出现生理反应,夏天会起疹子、拉肚子等。宝宝会用感观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怎样让宝宝正确的认识了解客观世界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呢?

首先父母要会观察宝宝生理的变化,包括吃的东西、生理排泄、睡眠等,如果宝宝出现不适应得马上调整食物的分量、质量、确认有无生病;其次呢要给宝宝创造安全感舒适环境,家里的环境要能够满足宝宝的适应,比如家里的温度、光线、声音、味道等,这是建立孩子认知的第一步。

学龄前儿童的第一叛逆期应该怎样顺利渡过?

宝宝在两周岁到三周岁的时候会进入到成长过程中的首个叛逆期,在进入到首个叛逆期的时候宝宝开始学会说不,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开始叛逆了,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过程,父母们不必担心,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关心就会让宝宝顺了的度过首个叛逆期的。

父母们平时要注意不要强制的让宝宝做事情,不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压给宝宝,应该适当的给宝宝一些自己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些自己选择的空间,大人从旁把关就可以。平时家长和宝宝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和宝宝多沟通,多多尊重一些宝宝的想法,对宝宝要充分的信任,这样和宝宝相处起来宝宝会比较的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宝宝平时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或者受到了委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一些刺激和责怪的语言去批评教育宝宝,应该给予宝宝一些温暖的关怀和爱抚,多多鼓励宝宝,让宝宝充满自信。

其实关于儿童精神心理健康的话题可以说的有很多很多,想必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因为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精神心理的黄金时期,一个好的开始,对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

电影啦
    A+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所属分类:健康
标签: